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排毒化脂膠囊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熱毒型蜂窩組織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 消栓通沖劑及其制備方法
- 足底反射區(qū)按摩鞋墊的制作方法
- 充氣式下淚道擴張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動靜脈內瘺穿刺保護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心絞痛的醫(yī)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胃管的制作方法
- 便攜式婦產科用具組合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預防骨質疏松癥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 治療水腫的生地黃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
- 智能輸液加熱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超微粉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具有治療效果及保健功能的藥酒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病床床尾擋板裝置制造方法
- 檢索式生成裝置、檢索系統(tǒng)、檢索式生成方法
- 仙人掌果多糖在制備降血脂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可移動式產前檢查儀的制作方法
- 抗腫瘤復方茯苓素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調理香波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在天然藥物中,黃芩是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功效的一味傳統(tǒng)中藥。已有研究表明,天然藥物黃芩中清熱、瀉火、解毒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芩苷、漢黃芩苷、黃芩素(苷元)、漢黃芩素等黃酮類化合物,且黃芩苷元的作用比其苷強,且黃芩素是以上4種黃酮中抗氧化作用最強的,研究結果顯示可能與其結構中A環(huán)上3個鄰位羥基有密切關系。黃芩素的結構如下式(I)所示。黃芩素的主要藥效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癥反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抗致癌、保肝、利膽和利尿等作用。
穿心蓮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癥。其中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功效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結構如下式(II)所示。其在臨床上已被廣泛使用,如穿心蓮內酯分散片、穿心蓮內酯膠囊等。
由于對如青霉素、阿莫西林、西力欣等許多傳統(tǒng)抗生素抗藥性的蔓延已引起了醫(yī)藥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多重耐藥性菌株大量出現及新病毒的出現,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常見。與此同時,而傳統(tǒng)中草藥等天然藥物的配伍或有效成分的組合物由于往往可具有互補和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亦不易產生耐藥性,因而對天然藥物的發(fā)掘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其中包括對黃芩和穿心蓮在抗菌和抗病毒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研究。目前,傳統(tǒng)的中藥復方藥物由天然藥用原料的粗提物加工制成,如“復方黃芩片”、“蓮芝消炎膠囊”等,增大了藥物制劑的體積和服用量,有效成分復雜,質量難以控制,在一定意義上講由于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釋放,吸收不完全而造成對藥用原料的浪費,且影響藥物療效的發(fā)揮。為此,公開號為CN 1266699A的中國專利文獻曾報道了以黃芩苷和穿心蓮內酯為有效藥用成分組合成具有抗感染和解熱鎮(zhèn)痛作用的藥物。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成更為簡單、由天然藥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或其藥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提取物組合而成的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使其有效成分清楚、含量高,質量可控,服用量小,療效確切,具有更好的抗感染和抗炎效果,且副作用小。在此基礎上,本發(fā)明進一步還將提供以其作為有效藥用成分而具有抗感染和抗炎功效作用的口服型、噴霧型和滴鼻型等可供使用的制劑形式的藥物。
本發(fā)明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是由黃芩素與穿心蓮內酯以重量比為1/0.2~1/2組成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共同組成。試驗結果顯示,在所說該藥效藥用成分中,尤以使黃芩素與穿心蓮內酯的重量比為1/0.5~1/1的范圍為更好。
上述如式(I)所示結構的有效藥用成分黃芩素為黃色針狀結晶,熔點為268~272℃(甲醇)。該成分可以通過全化學合成方式得到,或是由其它相關化合物經化學改造和/或修飾后得到,例如可通過由黃芩苷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水解后得到相應的黃芩素。此外,還可以采用目前更為簡單常用的方式,由天然藥用原料——可包括一般通常直接采用的藥用原料黃芩,以及同樣也含有黃芩素成分的其它天然藥用原料,如并頭草的葉和根、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種子和莖皮、車前科植物大車前的葉等多種天然藥用原料,經提取和分離后得到。如胡世林等人在“黃芩研究的某些新進展”(《中國藥學雜志》2001,36(11))曾報道,采用超臨界提取方法由黃芩得到的黃芩素收率可達到8.6mg/g,比常規(guī)方法的5.7mg/g高51%。在采用由天然藥用原料提取物方式得到的黃芩素成分時,除可采用經進一步純化后的所需單一形式純凈化合物外,也可以采用同時還含有主要存在于其提取物中的如漢黃芩素、千層紙素A、可加黃芩素、7-甲氧基黃芩素及其它的黃酮苷元化合物等成分,以及允許存在的其它雜質成分的提取混合物。試驗結果顯示,在本發(fā)明的上述藥物組合物中,采用以含有黃芩素的重量≥70%的黃芩總苷元進行替換,一般不會對其抗感染和抗炎作用有明顯的影響或改變。
如上述式(II)結構的有效藥用成分穿心蓮內酯為無色方形、棱形或片狀結晶(乙醇或甲醇),熔點為230~231℃。與黃芩素類似,作為有效藥用成分的該穿心蓮內酯同樣既可以通過全化學合成的方式,或是由其它相關化合物經化學改造和/或修飾的途徑得到,也可以采用由天然藥用原料的穿心蓮經乙醇提取和分離后得到。同時,還可以用含有相當比例量的穿心蓮內酯的由穿心蓮原料得到的乙醇提取物進行替換。當直接使用其乙醇提取物替換時,該提取物通常是包含該內酯在內的穿心蓮總內酯,只要在其中所含作為雜質的其它成分不會對本發(fā)明上述藥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產生不利影響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制劑的要求和允許范圍,并非必需要求使用單一純凈形式的化合物而允許這些雜質成分以適當的形式和/或比例同時存在。
因此,對于在本申請上述藥物組合物中所說的兩個有效藥用成分,除可以分別采用其單一純凈化合物的組成形式外,根據其來源、方式和/或不同制劑及其過程中的不同需要,可以允許同時還含有其它無法避免的雜質、輔助性添加成分、或者不會對所說有效成分的藥效作用造成不利影響和/或干擾的成分。
以上述組成形式的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相應藥用輔料或載體等輔助添加成分組合,并按相應的制藥方法加工,即可成為相應的口服型藥物制劑。如,片劑、緩控釋劑、滴丸、顆粒劑、膠囊劑、微丸等。例如,與在口服制劑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劑、賦形劑、潤滑劑、粘合劑、填充劑等常用的輔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相應的常規(guī)工藝方法處理,即可制成為片劑、丸劑、膠囊劑或適當形式的緩釋劑、控釋劑等固體制劑形式的口服藥物;與常用的增溶劑、乳化劑、潤濕劑、起泡或消泡劑等表面活性劑、稀釋劑、防腐劑、穩(wěn)定劑、矯味劑、增稠劑等混合,按相應的常規(guī)工藝方法處理,即可制成為相應的噴霧劑或滴鼻劑藥物。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就此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凡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修改、替換或變更,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分別取黃芩素1000g、穿心蓮內酯1000g,加輔料淀粉1000g,混合均勻,制粒,壓制10000片,即得本發(fā)明所述的片劑。
實施例2分別取黃芩素500g、穿心蓮內酯250g,加乙醇加熱溶解,再加入到PEG-6000熔融液中,充分攪拌揮盡乙醇,在滴丸機中制成10000粒滴丸,即得本發(fā)明所述的丸劑型藥物。
實施例3取黃芩總苷元(黃芩素重量含量≥70%)2000g和穿心蓮內酯500g,干壓制粒,裝制膠囊10000粒,即得本發(fā)明所述的膠囊劑。
實施例4取黃芩素50g和穿心蓮內酯100g經常規(guī)微粉化處理后備用。將豆磷脂20g與預熱的(80℃)水、吐溫-80及甘油50ml混合,于高速組織搗碎機內,攪拌;加入豆油50g和上述黃芩素、穿心蓮內酯微粉,再進行高速攪拌;加同樣預熱的水至500ml后,轉入高壓乳勻機,勻化。分裝,置塑料軟瓶中,每支10ml,即為本發(fā)明所述的滴鼻劑?;蛑媚蛪喝萜髦?,加閥門、封帽,壓入拋射劑,搖勻,即為本發(fā)明所述的噴霧劑。
以上述實施例2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為2/1形式的藥物作為試驗樣品藥物,進行了急性毒性試驗取小鼠20只,一次灌胃最大給藥量19.04g/kg(相當于臨床每日擬推薦劑量的865倍)。給藥后可見一過性呼吸淺快、倦伏少動等抑制狀態(tài),推測與灌胃容積過大所致。以后連續(xù)觀察7天,動物的外觀、行為活動、精神狀態(tài)、大小便及其顏色、被毛、膚色、呼吸、鼻、眼、口腔分泌物等均未見異常,試驗結束時肉眼解剖未見明顯病理改變。從上述藥物的急性毒性所試劑量以及給藥后毒性表現判斷,本品屬無明顯毒性藥物。
以本發(fā)明上述由黃芩素/穿心蓮內酯按不同比例組成有效藥用成分的藥物組合物作為試驗藥物(組合物(I)),進行了有關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的部分藥效學試驗,并與前述文獻所述的以黃芩苷和穿心蓮內酯作為藥效藥用成分的對照藥物(組合物(II))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對比試驗。
一、抗菌、抗病毒作用實驗藥物中選擇的本發(fā)明試驗藥物組合物(I)中的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的比例(重量)分別為10/0、10/2、10/5、10/10、10/20、0/10,其中的10/0和0/10兩組,分別相當于僅以單一黃芩素和穿心蓮內酯作為有效藥用成分的藥物;對比文獻對照藥物組合物(II)中的黃芩苷/穿心蓮內酯比例為10/2和10/5。
1、抗菌作用采用(肉湯)二倍稀釋法將受試藥物進行一系列二倍稀釋后再定量接種檢測菌,測定各待測樣品的最低抑菌濃度(MIC),采用活菌計數法測定最低殺菌濃度(MBC)。35℃孵育18-24h后觀察,抑制檢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為測定藥物對檢測菌的最低抑制濃度(MIC),再將未見細菌生長管培養(yǎng)液0.1ml轉種于無藥瓊脂半皿表面,35℃繼續(xù)培養(yǎng)18h,仍無細菌生長或菌落數<5個CFU/ml的藥物最低濃度為最低殺菌濃度(MBC)。本發(fā)明藥物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2、10/5、10/10、10/20)與其中的兩個單一藥用成分組(10/0、0/10)、以及對照藥物黃芩苷/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2、10/5)的MIC和MBC對比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的試驗結果清楚表明,以不同比例形式的兩種藥效成分組成的本發(fā)明藥物實驗樣品(黃芩素/穿心蓮內酯10/2、10/5、10/10、10/20),對試驗菌株呈現有抗菌和殺菌作用,均強于單一有效成分的黃芩素(10/0)和穿心蓮內酯(0/10)組。并且上述本發(fā)明藥物的抗菌和殺菌作用亦明顯強于對照藥物組合物(II)的黃芩苷/穿心蓮內酯(10/2、10/5)組。表1的結果還顯示出,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I)中黃芩素/穿心蓮內酯(10/2、10/5、10/10、10/20)不同比例形式實驗樣品的體外抗菌活性基本相似,但其中以黃芩素/穿心蓮內酯10/5稍優(yōu)。
2、抗病毒作用采用組織細胞半數感染量(TCID50)的方法,根據藥物對細胞病變的抑制效果,以確定試驗藥物對Adv3和RSV的抗病毒效果。
(1)藥液配制用RPMI-1640對試驗藥物進行對倍稀釋,其藥液濃度分別為2.5mg/ml,1.25mg/ml,0.625mg/ml,0.3125mg/ml。病毒唑的濃度分別為0.062,0.031,0.015和0.008mg/ml。
(2)對Vero細胞和Hep-2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測定在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的Vero單層細胞和Hep-2單層細胞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置37℃和5%CO2培養(yǎng)箱中96小時,觀察細胞病變,測定其對Vero細胞和Hep-2單層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
(3)對Adv3病毒致Vero細胞病變的抑制試驗在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的Vero單層細胞內,每孔感染Adv3 10TCID50(7LgTCID50)病毒液,2小時后傾去病毒液,每孔內再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或病毒唑,培養(yǎng)96小時后觀察細胞病變。
(4)對RSV病毒致Hep-2細胞病變的抑制試驗在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的Hep-2單層細胞內,每孔感染RSV 10TCID50(6LgTCID50)病毒液,2小時后傾去病毒液,每孔內再加入不同濃度的試驗藥物或病毒唑,培養(yǎng)96小時后觀察細胞病變。
(5)實驗結果①各試驗藥物對Vero細胞的最大無毒濃度,經CPE法測定,均小于5.0mg/ml,在正式藥物試驗中,則采用<5.0mg/ml的藥物進行體外抗病毒試驗。
表1不同配比組合物最低抑菌濃度(MIC)和最低殺菌濃度(MBC)(單位mg/ml)
②各試驗藥物對Adv3病毒致Vero細胞病變的抑制作用,對RSV病毒致Hep-2細胞病變的抑制作用。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組成的試驗藥物體外抗病毒作用
注“-”表示細胞無病變;“1+”約25%細胞發(fā)生病變,“2+”約50%細胞發(fā)生病變,“3+”約75%細胞發(fā)生病變,“4+”約100%細胞發(fā)生病變。
由表2結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I)各組成比例的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2、10/5、10/10、10/20)在0.625mg/ml濃度時,對Adv3和RSV都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強于單一形式的黃芩素(10/0)、穿心蓮內酯(0/10)和對照組合物(II)的黃芩苷/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2、10/5)。黃芩素和穿心蓮內酯的有效抑制濃度為1.25mg/ml。
3、抗炎作用在上述試驗結果的基礎上,以黃芩素/穿心蓮內酯(2/1)形式的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I)為試驗藥物進一步進行了下述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1)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 雄性小鼠100只隨機分為10組,在戊巴比妥鈉(40mg/kg)麻醉下,于各鼠右側腋窩下消毒,切口0.3cm,皮下植入10mg滅菌棉球,縫合消毒。此后每日各組ig給藥,每天一次,連續(xù)14d。末次給藥后24h摘取帶肉芽組織的棉球在60℃18h干燥后稱重,用帶肉芽的棉球重量減去棉球重量(10mg),即為肉芽組織重量,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見本發(fā)明藥物試驗樣品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5),大、小劑量組對棉球肉芽組織重量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強于單獨使用形式的黃芩素(10/0)、穿心蓮內酯(0/10)和黃芩苷/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5)的相應劑量組。
(2)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小鼠100只隨機分為10組,ig給藥1h后,尾靜脈注射1%伊文思藍0.1ml/只,并同時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20min后,拉頸椎處死動物,剪開腹腔,用5ml蒸餾水沖洗腹腔數次,吸取腹腔洗出液離心5min,590nm測定吸收值(OD),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見本發(fā)明藥物試驗樣品黃芩素/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5),大、小劑量組均能明顯抑制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且強于單獨使用形式的黃芩素(10/0)、穿心蓮內酯(0/10)和黃芩苷/穿心蓮內酯組合物(10/5)的相應劑量組。
表3 試驗藥物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和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組別 劑量 棉球肉芽腫干重 抑制率 光密度值(g/kg) (mg/10mg) (%)對照組- 11.93±2.140.567±0.126地塞米松 0.0045 8.81±1.12**26.20.373±0.124**1 8.97±2.05**24.80.397±0.138*黃芩素/穿心蓮內酯0.59.44±2.17*20.90.431±0.125*1 9.28±2.24*22.20.415±0.102*黃芩苷/穿心蓮內酯0.59.86±2.26 17.40.485±0.1311 9.22±2.43*22.70.425±0.127*黃芩素0.59.95±2.51 16.60.491±0.1431 9.30±2.06*22.00.406±0.122*穿心蓮內酯0.59.84±2.37 17.50.482±0.136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上述的試驗結果清楚表明,采用本發(fā)明提出的以黃芩素和穿心蓮內酯作為有效藥用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在綜合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方面可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其結果不僅優(yōu)于其中各有效藥用成分的單獨使用,也明顯強于目前已有報道的采用由黃芩苷和穿心蓮內酯為有效藥用成分的組合物,是在其基礎上得到的具有更加顯著優(yōu)越性的進一步優(yōu)化的藥物組合物,具有令人滿意的開發(fā)前景和價值。
權利要求
1.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黃芩素/穿心蓮內酯以重量比1/0.2~1/2作為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說有效藥用成分中的黃芩素與穿心蓮內酯的重量比為1/0.5~1/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說有效藥用成分為黃芩素的重量含量≥70%的黃芩總苷元。
4.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說的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組成口服型藥物制劑。
5.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說的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組成噴霧劑及滴鼻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由黃芩素/穿心蓮內酯以重量比1/0.2~1/2作為有效藥用成分與藥物中可以接受的輔助添加成分組成。其有效成分清楚、含量高,質量可控,服用量小,療效確切,副作用小,且具有更好的抗感染和抗炎效果。以該組合物作為有效藥用成分,可以制備成具有相應抗感染和抗炎功效的口服型、噴霧型和滴鼻型藥物。
文檔編號A61P29/00GK1561997SQ20041002235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20日
發(fā)明者周家明, 楊秀清, 陳剛 申請人:成都厚發(fā)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軟包裝安瓿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軟包裝安瓿,包括瓶體、瓶頸及瓶蓋,所述瓶蓋由環(huán)壁、頂板以及堵頭組成,所述堵頭固定于所述頂板中央且與所述抽藥口相匹配,所述環(huán)壁與所述瓶頸的瓶口外壁緊密配合,所述瓶頸內部設有導流機構和抽藥
- 一種新型藥劑科用膠囊灌裝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藥劑科用膠囊灌裝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上設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置有滑套,所述滑套頂端設置有電動
- 專利名稱:一種甘草附子湯整合型新劑型制備技術及其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甘草附子湯整合型新劑型制備技術,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甘草附子湯整合型新劑型制備技術及其生產方法。背景技術:中藥水煎液復方藥效化學反應因化學成分太多,暫時還未被揭示其
- 專利名稱:一種清涼沐浴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日用洗滌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清涼沐浴露。背景技術:沐浴露是常用的家用洗滌用品,沐浴露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具有刺激性引起皮膚過敏,夏天洗澡后因天熱容易出汗影響沐浴效果。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 背景技術:白癜風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fā)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征,是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泛發(fā)性皮膚色素脫失癥,
- 專利名稱:一種浴鹽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液體清洗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浴鹽。背景技術:目前,隨著洗浴產品的不斷增加,選擇適合一種自己膚質的產品尤為重要,浴鹽在洗浴用品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從而受到了人們的青睞,而有些產品不能有效的對皮膚
- 專利名稱: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發(fā)明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環(huán)己醇的有機酸鹽及其制藥應用。背
- 一種新型氧氣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氧氣面罩,包括左右兩側設置有固定帶的面罩本體,所述面罩本體設置有與其為一體結構的透氣孔和與氧氣管連接的氧氣孔,所述氧氣孔活動連接有氧氣管接頭,所述氧氣管接頭的前端設置有卡槽,所述
- 專利名稱:注射用的藥用制劑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關于含有長春瑞濱,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注射用粉針劑及制備這種粉針劑的方法,它包括注射用的凍干制品和注射用無菌分裝產品。所述的長春瑞濱制劑在用溶劑進行溶解制備溶
- 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椅,特別是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屬于醫(yī)療器械設備領域。肢體障礙者專用電動控制輪椅,包括一輪椅,輪椅包括座板、靠背和扶手,座板上設置有一缺口,缺口下方安裝一便盆,座板兩
- 專利名稱:新的大環(huán)內酯類化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的康卡那霉素(concanamycin)類化合物及康卡那霉素類化合物在人體在動物體的預防和治療處理中的應用。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破骨細胞對老骨組織的連續(xù)吸收作用和成骨細胞的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蠶病的藥及其制備、使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治療蠶病的藥及其制備、使用方法,特別涉及的是治療亮水蠶、青頭蠶、紅頭蠶、亮頭蠶的藥及其制備、使用方法。養(yǎng)蠶業(yè)自古我國就很發(fā)達,目前更是一派欣榮,它已成為支承我國絲綢出口
- 一種椎體融合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椎體融合器,包括第一融合器本體和第二融合器本體,第一融合器本體上設置有安裝孔,第二融合器本體一端設置有可插入安裝孔內的軸部,軸部的側壁上設置有徑向滑動孔和徑向通孔,徑向滑動孔內設置有徑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咽痛型賁門炎的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咽痛型賁門炎的中藥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目前治療咽痛型賁門炎,一般采用:1、雷尼替丁:①禁忌證:對本藥及其他H2受體拮抗藥過敏者、孕婦、
- 虎口防畸形調節(jié)矯形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虎口防畸形調節(jié)矯形器,它包括有螺母,螺桿,其技術要點是:在兩側帶有內螺紋的調整螺母上分別螺紋連接有一螺桿,其中一螺桿外端固接有固定式凹槽狀手指托架,而另一螺桿外端通過一鉸接結構活連接有轉動調節(jié)式
- 專利名稱:一種供注射用的多索茶堿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中的藥品,尤其是涉及一種穩(wěn)定性好的供注射用的多索茶堿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隨著地球空氣污染和環(huán)境惡化,哮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態(tài)勢,專家預測,
- 專利名稱:氯硝柳胺或其鹽在制備預防和治療肺纖維化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化學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氯硝柳胺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預防和治療肺纖維化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肺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
- 專利名稱:廁所除臭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以無機鹽類為基料的常溫常壓下混合的除臭劑的配制方法,此種除臭劑特別適合在廁所內使用。公知的除臭劑是以有機物質為基料,幾個組分經化合后形成的一種新的物質;作用原理上多為掩蓋型的,施用后不
- 專利名稱: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三磷酸腺苷二鈉,化學名稱腺嘌呤核苷-5'-三磷酸酯二鈉鹽;分子式C10H14N5N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骨關節(jié)炎是最常見的關節(jié)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fā)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
- 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用手動升降式治療康復儀,包括座椅,座椅兩側均固接有立柱,立柱底端與底板相固接,上端依次穿過坐板和扶手;坐板與底板側端邊緣固接有安裝板,安裝板外側鉸接有帶搖桿的卷繞器